如火如荼的2019佛山(潭洲)陶瓷裝備與材料展已經落下帷幕,筆者連續幾天混跡於其中的各大論壇,有一個知識產權論壇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2017年關於陶瓷產業智慧財產權維權的問題就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當時侵權仿冒的商標、產品氾濫,但是追溯其客觀原因還是生產技術的進步引起廠商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現在,這個問題又被廣泛關注,筆者卻發現這次關注它更多是為了普及產權知識和獲取快速申權、維權途徑,反推過來鼓勵並引導企業創新,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利產品,透過創新引領製造業的升級。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這不失為一個積極的舉措。
其實產業裡已經有不少品牌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據筆者所了解,歐福萊的「煙雨松露」就是獲得版權保護的。其創作靈感源自中國傳統水墨松花的素雅精髓,在煙雨朦朧的底板上,黑色的花斑似濃淡相間的勾皴點染,渲染出的意境與藝術效果極其驚艷。
歐福萊 「煙雨松露」
非常有意思,不知道是湊巧還是有意而為,潭洲展館裡智慧財產權論壇的隔壁,是中國陶瓷金尊獎的CKA獲獎產品的展示區域,而這個展位的主題就是「創新引領升級」。筆者仔細地看了每一塊獲獎的磚,都是屬於企業「獨家」的殺手鐧產品。如果說以前同質化嚴重的磚只能算個紙扎人,那麼這些有著自己獨特符號的磚,因為注入了新的血液而更像一個鮮活的個體,變得有名有姓有靈魂。
部分得獎產品風采
不難發現,許多企業都在做同一件事-將重心放到對產品的創新上,希望透過產品的差異化,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突圍。
眾所周知,陶瓷產品數十年來的更新迭代,實際上就是製程技術上的創新與引領,這都有賴於眾多上游供應企業的不斷鑽研與突破。然而,這還遠遠不夠。要讓設計走在生產的前端,才能真正實現設計驅動產業升級。
現今業界產品設計最有噱頭的,無非是設計師聯名。品牌希望藉助設計師的IP,打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符號,以下為大家舉兩個例子。
1.新中源+梁誌天「綏」系列
據悉,該系列產品包括「雨霧」「晴空」「落霞」「霜月」「黛山」「星辰」。其設計者梁志天是以中國傳統的山水之美和四時節氣作為色系的靈感,結合中國文房四寶去呈現這個「綏」系列作品的。
新中源+梁志天「綏」系列 span>
2.興輝國際「盧卡淺雕紋」系列
此系列產品採用企業的獨創技術,立體凹紋精確到0.07毫米。觸碰磚面,可清楚感受到原始材質的肌理觸感,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觸覺體驗和視覺上的「衝突美」。
興輝國際的「盧卡淺雕紋」系列 span>
想要尋找未來發展趨勢的新成長點,就需要結合主流消費族群的品質需求。只有具有了領先產業的創新優勢,才能打造出殺手級的符號性產品,這種符號並不限於外觀,同時也包括性能。
例如現在風頭正盛的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磁磚 ,「超耐磨」就是它的符號;還有像特地·負離子磁磚這種做成功能性磁磚的品牌,「負離子」「健康」就是他們的符號…
其實任何產業都需要不斷升級以適應市場發展變化,所以創新一定是未來製造業的主旋律。而陶瓷產業從不缺乏有「英雄情懷」的人,這些人不跟風,不盲從,堅持初心,做好工藝創新和差異化產品。
金意陶董事長何干曾經說過:「不怕別人模仿,就怕自己跑不快。」 在他心中,金意陶董事長何干曾經說過:「不怕別人模仿,就怕自己跑不快。」 在他心中,金意陶從不做跟風的企業,要做就做引領業界潮流的企業,透過心思做創新去實現在國內陶瓷品牌中屹立不倒的目標。
金意陶專利產品「錦繡石」 span>
早在2005年,金意陶與義大利著名陶瓷設計公司共同研發的一款古典系列產品「錦繡石」豐富了當時市面上仿古磚產品的裝飾效果,獲得了專利保護。直到今天,金意陶仍堅持創新的工藝和設計結合,讓「質感」成為自家產品的獨家符號,借助產品的符號來打造「質感」品牌IP,環環相扣,順理成章。
金意陶「水墨山河」 「故事第一季」 span>
以價格吸引顧客和用產品符號打造品牌IP之間,是當「舔狗」和當「女神」的差距。顯而易見,產業未來是留給「女神」的,因此企業要做的是用差異化的產品不斷地散發魅力,靠品牌IP吸附更多的粉絲。
企業想要打造品牌IP,建議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創新的符號性產品,畢竟,沒有內涵是當不成女神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