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和牆面地面接觸不充分,導致失去支撐力、承重導致脫落、起拱、無法鑽孔、容易破裂等問題。出現空鼓的多是吸水率低於0.5%的磚,尤其現在流行地磚上牆,出現空鼓脫落等情況屢見不鮮。
空鼓多數出現在磁磚的四個角落其中一個或多個,檢查也非常簡單,就是用一個小鐵鎚輕敲聽聲音區別,敲的時候就敲四個角和中間,一共5個點就可以確定是否空鼓了。
一、導致空鼓的原因有哪些
1.水泥素灰不足不飽滿不均勻;
2、乾透前踩踏磁磚導致鬆脫;
3、水泥標號不夠,舊牆體沒灑水;
4、留縫過小(冷縮熱漲磁磚互相擠壓);
5、瓷片泡水時間不足吸水不充分;
6.牆面有防水層但沒有加磁磚膠或拉毛處理;
7.地磚上牆沒有加磁磚膠或使用磁磚背膠,黏度不夠導致空鼓;
8、其他原因歡迎補充。
現在地磚施工多為乾貼法(就是半乾的水泥沙漿打底,乾透前用素水泥或磁磚膠進行),空鼓的原因有很多。
二、針對不同出現空鼓現象的處理方法
1、空鼓脫落
如果空鼓程度較嚴重、磁磚已完全鬆動甚至脫落,說明磁磚下的水泥砂漿層與牆面基層(或地面基層)也發生了鬆動“脫層”,此時可以用鏟刀等工具清掉水泥砂漿層,重新塗抹水泥砂漿後鋪上磁磚。要注意的是,若磁磚僅是局部脫落,千萬不可用力敲打基礎面上的砂漿,以防震松周圍原本牢固的磁磚。
2、角空鼓
將邊角空鼓處的磁磚縫隙刮開,然後把水泥和成很稀很稀的水泥漿,一邊用金屬鎚敲擊空鼓處,使其產生振動,一邊從縫隙灌入水泥漿,使水泥漿逐漸填滿空鼓處。待水泥漿凝固結實後,再重新檢測磁磚是否繼續空鼓。
3、磁磚中部空鼓
這種時候可以選擇用吸盤吸住空鼓磁磚,平直吊出,然後再將空鼓磁磚依照規範重新鋪設。另一種方法是將磁磚從中間砸開,使用撬槓,將壞損的磁磚從中間往四周小心的撬動直至磁磚完全鬆動。這樣處理不會對周圍的磁磚造成損害,將磁磚給取出後,繼續依照規範重新鋪設。不過,這種情況取出磁磚的時候會造成空鼓磁磚的破損,需要尋找相同款式和色號的磁磚備用。另外要注意,取磚時一定不能直接砸,強外力衝擊可能會導致空鼓面積擴大。
4、程度較輕、位置較偏
如果牆地面的瓷磚出現局部輕微空鼓,但是不影響櫥櫃、鏡櫃、花灑和熱水器等安裝,位置也處於櫥櫃等家具的後方,這時候空鼓瓷磚有櫃板抵壓瓷磚不容易脫落,也可以考慮不予處理。但若是對安裝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或空鼓位置在顯眼或使用率較高、受力較多的位置,還是需要依照以上情況把局部的磁磚敲掉重新鋪設。
5、大面積空鼓
如果超過1/3的鋪面面積都存在空鼓,則需要把整面磁磚全部撬掉重新鋪裝。一般而言,這種大面積空鼓一般是由於施工不當造成,應該由施工方來承擔瓷磚破損費和人工輔料費用。此時需要把所有磚塊取出,將牆壁水泥層鑿開後重新做基層再鋪上磁磚。
三、如何檢查空鼓
由於磁磚剛貼完的時候一般都檢查不了,而且空鼓也常發生在貼好乾透的過程中,所以一般得貼好後第二或者第三天才能進行驗收。
這裡提醒大家在貼磚過程中多去工地,帶上這個檢查空鼓的小錘,貼好的磚過1天2天就可以檢查了,趁師傅還在趕緊驗收!發現當場處理時間、成本最低。
四、空鼓現像如何補救?
磁磚空鼓是居家驗收時的常見問題之一,一般是因鋪設施工不當或磁磚品質不佳或造成的磁磚和結構層之間黏結不牢固的現象。鋪設好的牆面出現空鼓無疑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及時處理很重要。根據空鼓面積、位置、類型等因素綜合考慮,不同空鼓有不同的處理方案。磁磚空鼓檢查當然,在決定處理方案之前,你要先動手檢查家裡的牆地面是否有空鼓現象。
修補空鼓磁磚時常常需要更換破損磁磚,如果沒有保留備用磁磚,需要與磁磚銷售方落實是否能夠找到相同色號(最好是同一型號,同一生產批次)的產品,否則容易出現色差情況。